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生醫製藥股價漲翻天的迷思

自從2007年政府通過「生醫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好像這個產業過去面對任何的困境都迎刃而解了,以往無進展的新藥開發出來了?產品更加順利通過FDA或 CLASS1等相關認證?財務體質變好了?營收、獲利增加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為何相關上市櫃公司的股價會漲翻天呢?
台灣興櫃的生醫製藥公司,有些虧損累累、營運根本未有任起色,有些是根本未有營業收入,但股價卻漲翻天,且趁著股市大好,趕緊募資,苟延殘喘企業命祚,但真正營運轉佳的企業有幾家?不禁令人質疑這只是投機的金錢遊戲,肥的是經營不善的大股東,敢大口說空話的人,趁議題發燒之際,狠撈一筆,當現實的營運績效將股價打回原形,損傷的卻是一般散戶小股東,無怪乎社會財富分配會愈來愈惡化,貧富懸殊嚴重,無異於政策殺人。
政府鼓勵產業發展,大家都贊成,但至少主管證券上市櫃核准權的台灣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等機構,應負起嚴格把關的責任,讓優質企業上市櫃,讓利益歸全民共享,並去除濫竽充數毫無實質面的投機公司藉機撈財,為升斗小民的血汗錢善盡把關之責。
非愛潑冷水,生醫製藥主要關鍵技術和銷售通路大都掌握在國外大公司手上,無論是幹細胞、胰島素或洗腎藥等尋求突破談何容易。一些公司以發布利多訊息,製造股價上漲的夢想,且拭目以待,高價股票公司如:寶齡富錦、浩鼎、柏登、法德藥、杏國新藥、因華、昕琦、中裕新藥等真能實現利多,創造價值為小股東帶來實際的投資回饋呢?我們也需留意大股東申報轉讓持股的資訊,避免將空殼子留給散戶,2000年網路股的本夢比泡沫幻滅覆轍未遠,希望只是空擔心而已。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