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盛全球跳票,玉山、台中銀、華南、合作金庫可能蒙受呆帳損失
PDP電漿面板用光濾波片暨觸控ITO薄膜廠商智盛全球(4996)2013.2.6宣布撤銷興櫃以及銀行退票事件,總額約3,285萬元;2.19又公告因存款不足資金調度缺口導致退票,退票金額為228.9萬元,退票往來銀行為華南銀行,已向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送案申請紓困,並預告可能因資金調度缺口而造成的退票明細,共計109張,總額約2.97億餘元,主要往來銀行包括玉山、台中銀、華南、合作金庫,到期月份從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其中玉山銀風控向來優質,也誤觸地雷,令人意外。
智盛全球自公開發行以來,總計在99年Q4、100Q2、100Q4、101Q2公布四次財報,本信用風險評估系統檢視結果,財務上的缺陷至少有流動性不足、資金以短支長等問題,其違約風險值分別為:0.9837、0.9987、0.9980和0.9958,均屬高風險違約等級,早在2年半前財報發布之始,即可判斷財報高風險屬性,一直是高風險狀態,非景氣反轉所致,應是容易避免標的,卻有金融機構授信誤觸地雷,除非這些銀行徵提擔保品,降低呆帳損失,否則這些銀行的授信能力真的有待強化,也讓我們質疑本國銀行步向國際化市場,面對陌生市場,判斷客戶信用風險的能力。
我國金融改革者一向主張,國內市場規模過小,金融機構過多,競爭激烈,故鼓吹藉由金融機構合併,擴大經營規模,競逐世界市場,但金融機構主要以風險管理為業,風險無法控管,縱使規模大也無法承受龐大的呆帳損失,2008年金融海嘯即可明證,百年老店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花旗集團、AIG集團等世界一級企業紛紛陷入搖搖欲墜的危機中,誰說資本大就可以保障營運安全無虞,風險控管才是金融機構經營的核心價值與命脈之所繫。
國銀上半年的獲利將逾千億元台幣,表面風光,只是景氣繁榮財的表象,俟經濟反轉,才是經營能力見真章的時刻。2008年國內某家經營績效卓越的知名金控公司受金融海嘯衝擊而出現首度虧損,法金總經理被調職了,後來個金總經理也離職。有些主管獲取大位是靠著逼迫屬下不斷衝業績,未必有真材實料,聽我同事轉述,有一企金同事,1-10月業績一直第一名,11月結婚,度蜜月回來後,12月業績還沒進狀況,結果就被該主管(後來升為總經理)罵得狗頭淋血,最後只好離職投奔競爭對手。
金融機構的營運不應眼光短淺僅看重業務數字,經營的模式若建立在未經嚴謹風險控管的獲利上,承平時期可獲鉅利,景氣嚴峻時,可能連本帶利地侵蝕掉老本,陷入萬劫不復的危機,前述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就是引以為鑑的範例。
風控能力主宰金融機構的命脈,最後誰能勝出,真正的核心經營價值就是風險控管能力了。檢視台灣各金融機構的法金放款標的和品質,特別是國營龍頭銀行的風險控管能力,實是令人擔憂,不希望再看到有國家企業淪為台電、中油的困頓,國家財政力已無法再應付龐大沉疴了,否則將是全民的災難。
標籤: 前瞻預警:國銀風險控管待提升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