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中央標準財務徵信公司提供企業信用風險評鑑服務

企業信用風險預警早自1930年代即已發展,至今將近百年歷史。隨著統計方法日新月異,預警模型出陳推新、百家齊放,但核心價值一準確度至今仍是各種預警模型的最大罩門,缺乏事前偵測危機進而擬定規避風險的決策,從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破滅、1997年東亞通貨貶值危機,以及2007年下半年掀起全球金融海嘯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危機總是周而復始,每一次金融危機帶來經濟蕭條、企業和銀行倒閉,以及失業遽升對人民生活的重大痛苦。
檢視每一次金融危機的共通點均是起因於個體企業經營失敗,一連串的破產、倒閉,最後演變星星之火燎原的危機,從金融機構遽升的逾放率即可明證(例如:1997年引起東亞金融風暴的泰國,其金融機構逾放率高達39%;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逾放率高達25%以上)。無論是明哲保身或兼善天下,避免金融浩劫之道就是建立一套可靠的企業信用預警系統,可準確偵測和掌握企業的債信變化,規避風險,保障企業的應收帳款、銀行的放款和投資理財的安全可靠。
眾所公認,針對企業信用之預警系統根本不可能建構,主要是這些預警方式均以財務資訊為本,而財務資訊經常被認為事後指標,無法反映企業經營的最新動態,且務資訊經可能遭窗飾而失真,所以依財務資訊建構的預警模型也無從發揮準確的預警功能。
本預警系統建置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自開發以來,經歷長時間驗證,總預警準確效果度達96%以上,百年的財務預警聖杯已然找到,是企業預警的創新。可協助使用者風險控管,降低營運風險。本預警系統具有下列獨具特性:
 主動式偵測:依據企業所發布的公開財報主動偵測企業信用風險,檢測結果無需再經人工調整。
 全球標準模型:預警模型具「放諸四海而皆準」之效力,同一模型可用以偵測任何國家任何企業之信用風險,並可進行跨國同行質企業之財務體質和競爭力比較。
 彈性偵測模型:監測目標依監控需要可彈性設定為公司、產業或企業集團,可針對個別企業,也可監控產業或企業集團之風險。
 風險要點評析:針對美伊受檢測企業,評述其財務潛在風險及其違約可能,並設計模組,讓財務資訊說故事,完成徵授信e化,是絕無僅見的創舉。
 高預警率:驗證1998~2016期間台灣財務違約企業,上市櫃公司235家,公開發行公司198家,合計433家,本系統成功預警其中421家,預警準確率達97.23%。
本Blog已設立中央標準財務徵信公司,提供檢測企業、企業集團和產業之信用風險評估,引領有興趣的user進入奧妙的企業預警系統。
意者,請洽yjsun168@gmail.com,或撥打0921567486洽孫先生。
歡迎光臨中央標準財務徵信網頁:standard-risk.com,透析企業信用動態。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