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無法預測?從英女王訪視英國央行談起
最近有一則有趣的新聞,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12年12月13日視察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OE)時,問陪同的官員:「經濟學家無法預測出金融危機?」官員回答說:「金融危機就像地震,無法有效預測。」
歷史上有幾次重大金融災看事件,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破滅、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的次級房貸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嘯及其衍生的歐債危機,這幾個金融災看中,有共通的點,均是由個體金融的瓦解導致總體金融的崩潰,例如:日本金融泡沫破滅後,金融機構累積的呆帳高達100兆日圓;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前,泰國金融機構的不良放款率高達40%;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也是由房貸美與房利美等金融機構的不良呆帳引起,演變成更大的金融災難。
自1929年美國經濟大恐慌以來,財務學家即致力於企業財務危機的研究,並且擴大到國家風險的預測,財務預警模型更是推陳出新,連諾貝爾獎得主也致力於相關模型的開發和應用,模型嚴謹漂亮,惟預測能力偏低或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有的模型以試誤法選擇變數,缺乏因果關係,有的模型雖嚴謹,但未掌握真正關鍵因素,致預警效果不佳。Trust me, most of sovreign's and enterprise's financial crisis can be forecasted in advance.
依個人的經驗,建立有效可用的主權預警模型,採用logit 模型是相當好的方法,相關變數的選取以一國的國際收支、貿易、金融情勢,就可收到良好的預警成效。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